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
“紅星牌”宣紙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宣紙,文房四寶之首,傳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書典籍、書畫珍品得以千古傳存,被譽為“千年壽紙”。玉骨冰肌、綿韌潔白,獨特的品質使它和藝術共生,與文化共存。
5月15日,2020年中國品牌日安徽特色活動走進位于宣城涇縣的中國宣紙博物館,親身感受傳承千年的“古法宣紙”制作工藝。
涇縣是中國宣紙的發祥地,因宣紙制作選材要求極其嚴格,所謂“紙之制造,首在于料”,涇縣境內的青檀樹皮纖維是制造優質宣紙的最佳原料。青檀纖維與一定比例的沙田稻草纖維混合后,使得宣紙具備了純白細密、綿韌而堅、百折不損、不蛀不腐等特點。
記者從現場了解,宣紙制作工藝復雜而嚴格,從選材、制漿到撈紙、曬紙、剪紙,共有108道工序。其中公認的技術難度***也最為關鍵的就是撈紙環節。
所謂“撈紙”,就是一槽紙漿,一張竹簾,兩個人抬著紙簾,麻利地放入紙漿池中,左邊抄一下、右邊抄一下。抄在簾床上的紙漿取下來后,便是一張宣紙的雛形。整個過程不過十幾秒鐘,但是宣紙的好壞、厚薄、紋理和絲絡,全在這一“撈”上。
“加一次紙漿大約能制作一百張宣紙,紙漿的濃度在變化,但卻要保證紙張厚度均勻,重量誤差僅為±1克?!敝袊埞煞萦邢薰緭萍埞ぶ軚|紅告訴記者,將宣紙的厚薄掌握得如此精到,需要極其深厚的眼力和扎實的基本功。
1986年,周東紅懷揣夢想來到宣紙廠,當起了一名撈紙工。35年來,無論酷暑寒冬,他每天都在撈紙池邊重復撈紙動作1400多次。熟能生巧,追求完美。憑著周東紅自己的努力和一份匠人之心的執著,他的技藝越來越出色。“對于工匠精神,我只知道始終如一的專注和精益求精。只想讓這門已經存在了千年的傳統工藝一直傳下去。”
“撈”出來的紙帖放平疊成摞,最后壓實,緩緩擠出水分,進而進入曬紙階段。60°的高溫室內,曬紙工毛勝利一刷一刷地把宣紙定在加熱的焙面上。
只見他奮臂揮舞毛刷,手法干脆利落,濕潤柔軟的紙張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沒有一個氣泡,不出一條褶皺,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許有一點撕裂,毛勝利已經把手中刷子練到了化境。
一張張薄如蟬翼的宣紙,凝結著匠人們的專注與磨礪、傳承和鉆研,他們用工匠精神、精湛手藝,讓“紅星牌”宣紙釋放出更為奪目的光彩。
如今,在“做好每一張紙,為中國文化發展做貢獻”發展理念下,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宣紙與書畫紙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年產宣紙達600多噸,一躍成為全國***的文房四寶生產企業。同時還涌現出兩位大國工匠,“宣紙制作技藝”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薪火相傳。(記者 徐慧媛)”
大國工匠“周東紅撈紙中
皮草選檢
切皮
曬紙
踏料
【來源:中安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