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
4月12日,由中國宣紙集團公司主辦、人民文學社牽頭組織中國作協采風團來到安徽省涇縣采風,重點對宣紙的生產、文化以及涇縣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進行了采風。
宣紙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產品,在發明1000多年來,為記載文明、創造文明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過重要的貢獻。目前,深受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各國的廣大書畫愛好者們所喜愛。宣紙的制作工藝復雜,其制作的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魅力,也是挖掘不盡的藝術寶庫。由宣紙作為載體后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至今流傳于世,也是成為眾多的收藏家們的喜愛收藏品之一。宣紙盡管為傳承中華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在與文學藝術尚未取得有效的結合,可以說宣紙是個尚未得到很好挖掘與開發的文學處女地。代表中國文學前沿的《人民文學》介入宣紙文化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創造一個亮點。也有利于宣傳涇縣,提升涇縣、宣城乃至安徽的知名度,對打響宣紙產地這一城市名片,有著積極的作用。也為宣紙文化力爭進入中小學生課本打下基礎。
此次前來采風的作家有《人民文學》主編韓作榮、中國作協副主席蔣子龍,中國作協全委委員陳世旭、熊召政、韓小蕙、王綬青、徐坤等十人。這些作家們通過了解宣紙以后,各自談了自己的感受。《人民文學》主編韓作榮認為人類文化的進步首先要感謝樹皮、爛麻、漁網等一些材料制作的載體,其次是人類如果沒有紙,那么作家們就沒有良好的平臺更好地進行抒情了,所以作家們要以感恩的心態來對待造紙。著名作家徐坤談到傳統造紙工藝與現代文明的沖擊導致傳統的工藝難以為繼,使弘揚的東西變味,所以宣紙文化要盡心灌溉、哺育,以便影響到千秋萬代。《光明日報》文薈副刊主編韓小蕙認為宣紙的宣傳力度不夠,宣紙的品位是要品的,并愿意為宣紙的發展進行鼓與呼。老作家王綬青認為宣紙是手工紙,大凡用手工盡心制作的都是精品。中國作協副主席蔣子龍從另一角度闡述了宣紙的地位,他說涇縣這一曾承受過戰爭巨痛的地方,到處呈現出平和、安靜,是一種對世事超然的練達,也到處蘊藏著文化的印跡,宣紙只是諸多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所以宣傳涇縣與宣傳宣紙有著密切的關系。活動一直持續到1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