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
熟宣是在宣紙原紙基礎上,通過砑光、打蠟、染潢、防蛀、染色、施膠、灑金、灑銀、描繪、印花等加工對宣紙改型、改性,是宣紙制作技藝的延伸與發展而形成的獨立體系。宣紙的微觀結構中纖維間存在較大的空隙,有一定的毛細系統,使水墨上去后易出現發墨、洇彩現象。為降低纖維之間的空隙,堵塞毛細系統,才能將發墨、洇彩程度降低。最早采用光滑的石塊摩擦紙的表面,將空隙處壓緊,古稱砑光,現代人又稱拋光。后逐漸演變成用粉漿將紙潤濕,再用木槌反復捶打,以達到將紙纖維中的空隙壓緊的效果。也有通過施以淀粉或動物膠來提高宣紙對水墨的阻抗力。
隨著加工紙技術的日漸成熟,又有表面施膠和紙內施膠等技法,各種加工紙琳瑯滿目,胡蘊玉在《紙說》中稱“然而產紙之區多在南,而制紙之工終遜于北。今日北京所制色箋,有非南中可能及也……”,當時北京加工紙多在琉璃廠地區,有“南紙店”和“京紙鋪”之分。南紙店用宣紙等南方優質紙張,加工多色套印的花色小箋等,并經營南方所產加工紙。至今聞名的“榮寶齋”的前身就是南紙店中最負盛名的“松竹齋”。另有“清秘閣”也是南紙店中有名的老字號。“京紙鋪”主要經營北方所產紙張,也兼加工各色紙箋,如倭子、銀花、冷布等,后終因紙質基礎差,加上其它原因,逐步淡出市場。至今,加工宣紙中的玉版、蟬衣、云母、冰雪、煮錘、灑金、灑銀等六十多種傳統加工紙,多為南紙店的傳統加工紙品種,其產品被廣泛地用于工筆畫和其它藝術創作等方面。